
近年来,《盗墓笔记》《老九门》《摸金校尉》等盗墓题材的小说人气爆棚,网友们津津乐道。但现实不是虚构的文学世界,盗墓行为不会成就一段传奇故事,铤而走险的“摸金校尉”逃不过法律的惩处。 近日,道真法院审理了一起盗掘古墓葬罪案件,以司法之力守护民族瑰宝。 案情回顾

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被告人肖某某、彭某某、黄某某、韦某某在网络平台认识后,经共同商议,携带撬棍、千斤顶等作案工具先后在本县三桥镇、河口镇、桃源乡三处墓葬墓室内盗得三件随葬品,并在正安县芙蓉江镇采取破坏墓门的方式盗掘古墓。
经鉴定,盗掘的四处墓葬均为古墓葬,三件随葬品均系一般文物。其中,正安县芙蓉江镇某坟墓系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裁判结果
道真自治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肖某某、彭某某、黄某某、韦某某违反国家文物管理法规,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根据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分别判处四年六个月至十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官说法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墓葬是我国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源,对于了解对应时期的文化和经济变迁具有重要价值,一经破坏难以修复。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历史文脉需要大家共同守护,发现古墓葬遭到破坏后应及时上报文物部门,“盗墓笔记”莫当真,“锒铛入狱”才是现实,妄图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