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石鼓高质量发展⑥丨从“拆有所居”到“拆有宜居”迈进
编者按 2024年以来,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在项目建设、产城融合、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压奋进,创新举措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变成惠民便民的暖心实事。石鼓区委宣传部、区委融媒体中心推出《聚焦石鼓高质量发展》全媒体系列报道,与大家共同盘点岁月中的“奋斗印记”,见证石鼓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 “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2024年12月27日,石鼓区合江街道居民李先生如愿选到了一套安置房,不仅为过去的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套住房也将成为他和爱人的婚房,开启全新的生活。 当天,五一村分房大会在阀门厂安置房召开,352套崭新的房源正在等待着对新生活无限憧憬的居民们。作为征迁户,大家有对过去房屋的不舍,更有对新房的期待。回首2024年,阀门厂安置房已历经国有和五一村两次关键分房节点,累计已分房623套,房源面积从70到90平方米,宜居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2024年,石鼓区紧紧围绕“拆有所居”的目标,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统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建设,一大批安居房项目拔地而起,向衡阳市“城区拆迁安置遗留问题三年攻坚行动”交出了一张充满温度和力度的民生答卷,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收获安居喜悦。 ◎分配2775套安置房,跑出民生“加速度” ▲“房票安置”的团购房源全部采用商品房现房,即买即住即办证。 2024年以来,衡阳市石鼓区不少安置户都吃上了“定心丸”,有的看见房建好了,有的已经分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拿到了回家的钥匙……持续刷新安置户“住新家”的速度,源于石鼓区连续三年推进这项民生实事的久久为功。 截至目前,全区民生实事安置房分配任务1100套,已完成分配2775套,完成率252%。其中:松梅安置房分配638套,文馨苑分配安置房658套,和顺家园(阀门厂)分配安置房1479套。征迁安置三年攻坚任务共3678套,石鼓区已完成4575套,完成率124%,超额完成任务。 石鼓区把征迁安置作为最大民生、头等大事,通过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紧紧围绕高质高效解决拆迁安置难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拆迁安置遗留问题: ——支持企业自筹,帮助华侨城甩掉安置包袱。区安置房任务重点在华侨城片区,由湖南华侨城负责建设。由于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公司在衡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在建安置房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建成安置房因资金原因不能按时交付。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多次督促及大力支持下,湖南华侨城积极筹集资金1500万元用于松梅安置房扫尾工程建设。2024年4月份,松梅安置房分配638套。 ——主导城投自建,解决雁栖湖片区安置问题。雁栖湖片区是石鼓区自主开发的项目,由区城建投负责建设文馨苑安置房进行安置。区委、区政府通过资产处置、向上争资等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建成,分配安置房658套。 ——主动化解难题,保障阀门厂尽快交付安置。华侨城和顺家园(阀门厂)安置房承建单位中核二四公司与建设主体湖南华侨城对项目配套工程建设、安置房交付存在重大分歧,严重影响安置房交付分配。石鼓区积极作为,多方协调,目前该项目扫尾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已分配安置房1479套。 ◎一张“房票 ”实现“三赢” “房票”,是石鼓区创新拆迁安置亮出的新招。过去,征地拆迁安置以集中迁建、实物安置为主,但因供地难、审批和建设周期长等原因,安置时间往往长达3至5年。2023年,全区创新启动“房票安置”工作后,用一个月时间,完成遗留安置任务314套、3.6万平方米,占全区任务的98%。 ▲安置户在看房选房。 “房票安置”打破了传统的“抓阄摇号”安置模式,实行“三自”,即由安置户自行到与政府签订协议的房地产企业购买,自主选择户型、面积和楼层,自主与选定的房地产企业商谈购房价格。 “此前一直在观望,思想斗争了很久,看到配合征迁工作的邻居们都‘赚’到了,我也放下了内心的成见。”安置户欧某从万阳和府楼盘里走了一圈,就后悔地跟家人朋友们说,“没有早点选择‘房票’就好了。” “安置户得到快速妥善地安置;房企快速去库存,实现资金回流;政府减少财政支出压力,产生新的税收增长点……这是一个很完美的‘内循环’”。在万阳和府营销负责人刘吉勇看来,“房票安置”是一步妙棋,盘活了整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