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鹿窝镇苗族花坡节文化

花坡节又称“爬花坡”,跳花坡”、“踩花坡”,因为活动主题是围绕苗族青年相亲为宗旨,活动中严禁祭祀仪式或者吹奏祭祀芦笙,违反演奏和族规的参与者会被苗族族佬、寨佬当众取消参与资格,驱离活动现场。花坡节是苗族青年提供相识相爱机会的节日,已有300多年历史。节日起源各地传说不一,节期活动内容大同小异。例如,在黔西北地区的花坡节又被称为“跳花坡”,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初九、十五、十六、二月二十日在山坡上或滩上举行。由于苗族遭受异族官家的迫害,迁往偏僻的高山居住,由于条件的限制,跳花节也改在山坡上举行,节名又改称为“花坡节” 花坡节的由来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与招亲有关。在这个苗族民间传说中,花坡节前,主事人会带领小伙子们剥去山上常青树下段的树皮,并在枝上挂满绸缎和礼品,立于花坡之上。节日当天清晨,主事人点燃篝火,摆上迎宾酒,并连放礼炮,作为信号通知宾友入场进行跳花。青年男女们身着节日盛装,小伙子们吹响芦笙、跳起芦笙舞,姑娘紧随其后,翩翩起舞。直到太阳西斜,才进行夺花活动,小伙子们爬上花树,夺得挂好的礼品或绸缎后,双脚朝天,头朝下顺杆而下,场面既精彩又刺激。节日结束后,小伙子们边吹芦笙边跳舞,将花树送到村寨有美德的人家,寓意着这家人的幸福生活像花树一样美好。 来源:驰骋网

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之二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则与其他各民族杂居。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干户。居住环境各地差别较大,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区。据统计,苗族人口数为894.01万人。 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住地分散,因而苗语逐步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此外,川黔滇方言内部又分7个次方言。有些杂居地区的苗族,讲汉语、侗语、壮语等语言。新中国成立以前,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于1956年组织汉、苗语言工作者创制或改革了4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现正普及使用。 苗族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苗族可以溯源于殷周时代“髳”人。 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武陵蛮说等。有关苗族族源问题的各种争论在史学界中至今尚未定论,但是已有足够的史料可以证明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至今还是他们比较最集中的湘西、黔东这个当时称作“五溪”的地区。历史上称居住在这一地区包括苗族祖先在内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成“武陵蛮”。后来他们陆续向西迁徙,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分布局面。 苗族支系众多,文化多姿多彩,由于时代变迁,一些从夏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逐渐消失,加之史官的删减,真实文化也难了解真相,作为人类的一种发展过程,只能留给烟云随之而去,毕竟人类也是融合的呈现的多彩文明,是非真假那也只是一个列程。 作者本人也是苗族,由于热爱自己国家与民族,从2003年开始,就在全球以及国内大量的收集整理苗族资料,公益性的宣传苗族同胞,让世界了解一个强大的中国,了解中国的苗族,也让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全球。 作者:王弋 来源:驰骋网

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冗坝村四月八姊妹节精彩回顾

冗坝村平均海拔1250米,有10个村民组295户1000人,其中少数民族327人,劳动力536个;有耕地面积1997亩,其中田197亩,人均0.21亩,土1800亩,人均1.94亩;有林地535亩,人均0.58亩。该村坐落在青山湖畔,属少数民族聚居相对多的村,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发展思路主要是充分挖掘少数民族特色,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完善乡村旅社及乡村体验园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据明(嘉靖)《贵州通志》记载:“乌饭,四月八,取南木茎叶捣烂,渍米为饭,染成绀清之色,谓进一合,可以禳灾延年,亲戚亦相交送以为礼”。“四月八”后来逐渐由一种纪念性活动演变为一种娱乐性活动。这一天,息烽城热闹非凡,身着苗族节日盛装的少数民族同胞,围成大圈小圈,吹响芦笙,敲击木鼓,跳起欢乐的祭祖舞,唱起古老悠扬的民歌,在贵阳街头游走,展示自己民族独特的风采,息烽县冗坝也变成了民族风情展示的大舞台,变成了民族团结的大会场。 振兴乡村建设,美在农家乐在农家,息烽县冗坝村的四月八苗族姊妹文化节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定时举行,热烈欢迎全国的朋友荐临。 作者:王弋 来源:驰骋网

中国苗族文化活动展示之一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荆蛮”是苗族不同时期的先民。蚩尤为苗族所尊奉的始祖。在中国历史上,苗族曾经历过几次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等省区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省苗族有396.8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42%,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31.63%,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松桃、印江、威宁等县。 贵州的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千户,居住环境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地。苗族居住地都有共同娱乐的广场,有的地区还有家族墓地。苗族地区有世界闻名的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紫云格凸河、雷山千户苗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六盘水的南开乡、果布戛乡、顺场乡毕节威宁县龙街、石门坎,遵义市桐梓县马鬃等。 作者:王弋 来源:驰骋网

货车非法安装“飞机轮” ,“小聪明”隐藏“大危险”

近日,省交通执法二支队十大队接李子垭收费站报案,称一辆货车经过入口治超称重设备时将路面损坏。 检查车辆 执法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经检查发现,该陕K牌照的重型半挂牵引车车底加装了小车轮。该装置具有起降功能,与飞机降落时的轮胎相近,所以俗称为“飞机轮”。进入收费站时,驾驶人通过操作开启此装置,能减轻车辆过磅的实际重量,进入高速公路。 加装的“飞机轮” 执法人员联合交警部门对该车辆进行称重检测,该车实载车货总质量为57.4吨,核定车货总质量为49吨,超载8.4吨,其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和非法改装行为被依法查处。 来源: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二支队作者:王凯

“千社万团 湘聚衡阳”启动仪式在回雁峰旅游区举行,深入体验衡阳城市风采

10月31日上午,“千社万团 湘聚衡阳”万团游衡阳启动仪式暨旅行商踩线活动在回雁峰旅游区举行。湖南省内14个地(市)州旅行社代表、酒店代表及文旅达人等齐聚一堂,他们将深入体验衡阳城市风采,积极推介衡阳特色游览线路,共同推动衡阳文旅产业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颜长文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明芳致辞。雁峰区委书记王燕,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王致伟参加。 颜长文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千社万团游衡阳”活动的启动,是衡阳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湖南文旅事业的一大盛事,更是衡阳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希望全省的旅行社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与衡阳文旅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衡阳市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启动仪式上,衡阳旅游推荐官从祈福之旅、工业之旅、文化之旅、养生之旅、美食之旅等旅游线路,对衡阳文旅资源进行了重点推介,发出了“周末不忙,来趟衡阳”的热烈邀请。现场还向2024年获评全省五星级、四星级的衡阳旅游饭店和湖南省五星级旅行社进行授牌。 今年,借助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东风,衡阳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提质,全市旅游发展进入高质量、快车道,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国庆“黄金周”,衡阳一举成为全国、全省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庆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大湾区、周边省市的游客持续涌入。全市酒店住宿率大增,一辆辆旅游大巴穿梭在衡阳街头,“寿比南山、雁鸣衡阳”“周末不忙,来趟衡阳”的品牌深入人心,办会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作者:敖文景 周继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