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 开车不喝酒” 这是常识也是原则 但总有驾驶人 “不听劝”以身试法
“头脑清醒,开车准没问题”
“喝得不多,路也不远……”
“应该不会遇到交警……”
2024年12月16日凌晨,城市交警二大队在汇川大道红河路路口开展秋冬季“酒醉驾”整治行动。02时10分,一辆小型轿车向检查点驶来,民警将其拦停并例行检查,发现该车驾驶人李某某身上散发出浓烈的酒精味。

“我晓得我喝酒了”李某某坦然道,其表述自己下午五点半喝了几瓶啤酒,又打了几个小时的麻将,感觉自己已经清醒了。随即,民警对驾驶员李某某进行了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171mg/100ml,已涉嫌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面对测试结果,李某某十分懊恼,“我晓得喝了酒开车不对,想着转个弯就到了”,面对李某某酒后驾车的侥幸心理,执勤人员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随即,民警依法开具了扣李某某驾驶证的强制措施凭证,并将其带至医院进行抽血检测。12月18日,遵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出具了鉴定文书,送检的李某某静脉血样中酒精含量为167.67mg/100ml,属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第二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之规定,李某某将面临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这一劝诫
蜀黍天天说、天天念叨
但是!!
仍然有人以身试法
除了侥幸心理作祟
还与五花八门的网传误区有关
酒量好喝一点没事?
吃了醒酒药还能开车?
歇一会就能过了酒气?
这六大酒驾误区
希望大家都别再“踩雷”了!六大酒驾误区误区一少喝点,酒量好,不喝醉就没事?蜀黍解释
要知道不是自己感觉醉了才是“醉酒驾驶”,按照法律规定,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即属醉酒驾车,追究刑事责任,且5年内不得领驾照;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以上不满80mg的,属于饮酒驾车,要受行政处罚。误区二喝了酒休息一会就能开车了?蜀黍解释
血液里酒精的代谢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酒精浓度数值的高低与酒后时间长短有关,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酒精代谢的速度也不一样。为保证安全,喝完酒尽量隔24小时以上才能开车。误区三酒后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算酒驾?蜀黍解释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骑摩托车上路都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
另外,符合国家规定、不超标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根据《电动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性能要符合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5km/h、整车质量不大于55KG、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400W等要求。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很多的电动自行车都是超过这个法定标准的,酒后驾驶这种“超标”电动自行车的,仍会被视为酒驾,一样会受到法律的处罚。误区四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蜀黍解释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只要将车驶离车原位,就可以认定有了驾驶行为。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即构成酒驾。
其实,不仅是挪车会被认定为酒驾,就算是启动车后开空调在车内休息,只要汽车处于启动状态,就算车主没有开车行为也会被认定为酒驾!误区五搭乘酒驾车不用担责?蜀黍解释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对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明知司机酒驾依然搭车,或者劝酒后纵容司机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不仅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车辆。误区六服用醒酒药就能开车了?蜀黍解释
解酒药其实是一种护肝的药物,用它可以减少对肝的损害,但它并不能分解酒精,降低血液酒精浓度。酒后服解药,可能会舒服一点,但不能错误地认为体内酒精含量少了,可以开车了。 蜀黍已经多次提醒过大家 酒后禁驾 下次查到你时,希望结果是 0mg/100ml 来源/城市交警二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