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根脉与市井生活中寻找情感共鸣
——《快乐长沙》带火城市营销的启示

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城市形象就像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彰显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长沙,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以“快乐长沙”作为城市品牌形象,近年来在国内外舞台上光彩夺目。吕尚彬与梅文慧合著的《快乐长沙:城市形象定位与魅力表达》,详实记录了当年跨界专业团队协作攻关,完成“长沙城市形象定位与魅力表达”系列研究的全过程。这部著作不只是一把读懂“快乐长沙”城市品牌定位的关键钥匙,更是长沙近年来打造城市形象并收获显著成果的历程写照,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理论奠基:为城市形象定位提供科学指引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众多城市中崭露头角,成为每座城市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城市形象定位,作为城市品牌塑造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溯至2015年,大瀚舆情智库携手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在知名专家教授的引领下,广泛邀集政府部门以及产学研各界资深人士,通过紧密协作与创新性研究,为长沙精准提炼出“快乐”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并将其确立为城市形象的核心定位。这一举措极具前瞻性,为长沙后续的城市品牌塑造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快乐”这一元素,犹如一条无形的丝线,巧妙地贯穿于长沙的历史文化、现代生活以及城市精神之中。漫步长沙街头,从承载千年文化底蕴的岳麓书院,到弥漫着烟火气息的夜市小吃摊;从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到市民们脸上洋溢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处处都能感受到“快乐”的因子。这种深度挖掘城市自身特色的方式,为长沙的城市形象定位筑牢了根基。它深刻地启示我们,城市形象定位绝非盲目跟风之举,必须立足本土,深入探寻那些独一无二、能够引发大众广泛共鸣的元素。唯有如此,方能打造出具有高辨识度与强大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在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探索进程中,将长沙与杭州、武汉、西安等国内知名城市,以及新加坡、洛杉矶、维也纳等国际名城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这些城市在形象定位、形象识别系统、传播策略以及渠道特点等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沙的“快乐”定位独树一帜。它扎根于对自身特色的深度挖掘,精准捕捉到城市的灵魂,让长沙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快乐长沙》这部著作,将长沙成功塑造城市形象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实现了理论化与系统化的总结。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快乐”定位的挖掘过程、实施路径,还对其传播策略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内容为其他城市在形象定位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方法与成熟模式,帮助它们在城市品牌塑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避免同质化竞争,进而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全球化的城市竞争中找准方向,塑造出独特且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

“快乐长沙”城市定位创新突破的密码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定位的创新突破至关重要,它关乎城市的独特魅力彰显与长远发展。“快乐长沙”的城市定位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密码。
研究团队提出以“国际品质与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位目标,为长沙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这一目标下,“快乐”被升华为涵盖经济、生态、治理、生活的系统性城市IP。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旅游城市”或“娱乐之都”的标签,而是全方位地融入城市的各个层面。这意味着长沙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更要在生态环境、城市治理以及市民生活品质等方面,都体现出“快乐”的元素,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快乐长沙》著作者从道德、审美、关联、强项四个维度深度解析长沙的“精气神”。在道德层面,长沙以“心忧天下”的湖湘精神与市民的道德实践,构建起城市的善意,让这座城市充满人文关怀;审美上,山水洲城的自然美学与“超级女声”所代表的流行文化相互碰撞,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展现出长沙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关联维度,将“宜居宜业”切实转化为市民的获得感,让市民真正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强项方面,聚焦文创产业占GDP超10%的硬实力,凸显长沙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炼“快乐长沙”这一独特销售主张,实现了从单纯功能定位到引发情感共鸣的重大跃升,让长沙在人们心中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破解“千城一面”的定位困局,实现城市定位的创新突破,“快乐长沙”的定位通过挖掘“快乐”的文化根源,如楚文化中的乐天精神与市井生活的娱乐基因,摆脱了“经济指标主导”的传统路径,转而以“情感认同”为核心竞争力。快乐不再是简单的娱乐符号,而是融合了历史底蕴与市民生活的生态体系。这种独特的定位方式,让长沙在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快乐长沙”提出了立体的“五维识别模型”,包括文化识别、产品识别、感官识别等。在文化识别上,将岳麓书院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茶颜悦色”所代表的现代文化并置,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产品识别方面,把臭豆腐、湘绣等特色产品转化为文化IP,让城市的特色产品成为传播城市形象的载体;感官识别上,设计橘子洲烟火秀的视觉符号与湘菜香气的嗅觉记忆,从视觉、嗅觉等多个感官角度,让抽象的城市精神具象化,形成可感知、可传播的符号集群。
通过“快乐长沙”全球营销,长沙实现了“在地化”与“国际化”的双向赋能。在产业支撑上,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与文创中心,提升城市的产业实力;人文叙事方面,以“市民的长沙”替代“游客的长沙”,让城市的故事更具温度;媒介矩阵上,采用传统媒体深度解读与新媒体裂变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国际认证上,积极申办重大赛事、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这种路径既保留了长沙的本土特色,又对接了国际话语体系,助力长沙从区域中心向“世界城市网络节点”跃升。

“快乐长沙”城市定位的创新突破,通过战略定位的突破性设计、核心亮点以及对城市形象定位的范式突破,为长沙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其他城市的定位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成为城市定位创新突破的典范。
“快乐长沙”定位下的成果与经验
在城市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的浪潮中,长沙以“快乐长沙”为独特定位,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永年在为《快乐长沙》所作的点评中提到:“‘新长沙’正在走自己的国际化道路,它的进步是世界影响中国和中国影响世界的一个缩影。将‘快乐’元素注入城市形象与品牌传播,饶有兴味地诠释了一个‘新长沙’。”原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也指出:“厘清‘快乐长沙’的内涵与外延,对于长沙建设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是很有意义的。”同时强调要“促进我们的城市形象宣传更具国际视野和现代思维,向世界展示快乐的长沙,让世界读懂长沙的快乐”。这些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快乐长沙”定位的价值与意义。
近年来,长沙市紧紧围绕“快乐长沙”城市形象定位,在品牌营销方面持续发力,成绩斐然,奇迹不断涌现。
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快乐长沙 韵味星城”品牌形象已广泛植入大众认知,已然成为长沙的一张闪亮名片。如今,长沙已然成为中外游客心目中高品质旅游与享受生活的不二之选。连续多年稳居“假日旅游全国十大热门目的地”,上榜“中国美好城市之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每逢节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穿梭于长沙的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快乐氛围。

旅游市场火爆出圈:旅游市场的火爆出圈是“快乐长沙”定位的一大显著成果。随着城市知名度的提升,长沙的旅游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也持续增长。岳麓山、橘子洲等景点游人如织,夜晚的五一广场、坡子街更是热闹非凡,成为游客体验长沙夜生活的热门打卡地。
文化产业影响力持续提升:长沙成功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这无疑是对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在这一过程中,长沙打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湖南广电制作的各类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收视热潮,长沙的动漫产业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原创动漫作品层出不穷。这些文化品牌不仅提升了长沙在国内的文化地位,更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国际目光。

新消费品牌崛起:“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消费品牌的崛起,成为长沙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文和友以其独特的复古装修风格和丰富的长沙特色美食,还原了老长沙的市井生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体验;茶颜悦色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茶饮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茶饮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新消费品牌不仅带动了消费增长,还为长沙注入了新的时尚活力,成为城市时尚感的重要体现。
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高:中非博览会、中国新媒体大会等国际性或全国性盛会纷纷落户长沙,极大地提升了长沙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这些盛会中,长沙向世界展示了其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通过与国际国内各界的交流合作,长沙的城市知名度不断攀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长沙在“快乐长沙”定位下取得的这些成果,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长沙还在继续深挖“快乐”内涵,不断创新发展,向着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稳步迈进。(文稿:桑瑞;图片多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