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尺度的瓦尔登湖 王晓露  

  瓦尔登湖,在美国康科德镇,离我很远,但他确实是我这个夏天一直沉浸其中的干净、清凉的世界。《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散文集,拥有这部书,也就拥有了梭罗一八四五年至一八四七年间在瓦尔登湖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书于我是万能的。在这个全球性新冠病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时代,自我禁足也成一种必要的觉悟。我的活动半径随着疫情的起伏越来越小,可我内心对踏足宇宙时空的愿望非但没有缩小,还随着时间穿过我的增加而增强。

  夏天的热烈之味是随着年龄改变的。我明显感受到今年的夏天在热烈中多了几分危险。这危险来自周边人的健康。医家们对心血管病人的提醒,在我这里便成了时时都会有的防微杜渐。这个夏天,有安好跌落在一些细小的不经意间,有安好致残,有安好在一声叹息里成为不可挽回的遗憾……

  我纵然修得一颗“生者自生,亡者自亡。”的自然之心,仍然逃脱不了珍视生命的焦躁、沮丧、无助等等之类的情绪。我无声的忍耐,如窗外平静不动的河水,被阳光照亮如镜面的水面下,有小鱼小虾、水生动植物们的活跃世界。

  我急切需要安静下来。我的内心容不下太多的跳脱。我买来梭罗的《瓦尔登湖》,在夏日的灼热里,在夏日明晃晃阳光的炙烤里,梭罗远离尘嚣的瓦尔登湖,有许多冬天的大雪和厚厚的或蓝或绿的冰。他笔下的《冬天的池塘》里的冰,那些远看是美丽的蓝色,近看是绿色的冰,会将我黔北之角的夏日降至舒适的温度里,也会将我内心的焦躁安抚成没有尘嚣的静谧。

  看梭罗的《瓦尔登湖》,一边感受他语言的精确的细致优美,一边感受树们的生长荣枯。感受动物们在冬天、春天里的进出远近。在鸟们的鸣叫声里,除了认识我不曾认识的鸟鸣,还赞叹梭罗的博识。就连草们的鲜嫩、优美、用处,在梭罗那里,都超出了我以及许多人的普遍认识。

  梭罗提倡节俭,能简单获得生活的舒适,就不追求繁复的华美。整部书里,几乎读不到他在尘世人际关系中的牵绊,却处处都在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物的平等。

  他漫漫的写瓦尔登湖的一切,从写他建造自己房子与租房子的费用对比,到在红松鼠的花招中消遣,看兔子每天前来饱食他的甜玉米,知道梭罗是个不过多积累财富的人。他主张收入够维持他要的生活就行,他自己种地,还公布他种地所得超出支出的账单。他没有说过一句苦,整部书读下来,也不觉得他在过苦日子。相反,每读到他的“豆田”,内心都有豆子发芽生根展叶瓣开花结豆角的过程。生命的过程在“豆田”这个词里,一遍又遍的收获、下种,一遍又一遍的葱郁、枯黄,生命的常态就这样淡化了我心中放不下的生命美好。

  与积聚财富之人在财富中无所事事的花天酒地,骄横淫乱对比,梭罗生生的付出,只为了一生的阅读,在阅读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厚重的人。

  瓦尔登湖的干净纯美,是梭罗内心需要的干净纯美。掩卷细想,瓦尔登湖的干净纯美在地球家园中,不是唯一。看《瓦尔登湖》,看的是梭罗面对纷繁尘世的方式。他与万物平等的态度,让我想到庄子的《齐物论》。他引用孔子,也认同“安贫乐道”。梭罗在瓦尔登湖四季中的感受远比瓦尔登湖天地间的美景复杂,他思想的触角从瓦尔登湖出发,伸向世界各地攫取他需要的思想灵光。

  思想的壮大才是不灭的可抗衡人间各种冲击的壮大。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有具体的长度宽度深度,可梭罗托起的瓦尔登湖,却是一个铺满时空的瓦尔登湖,不可测量。

王晓露,女,1966年出生,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无党派。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毕业于水电八局技校,1996-1997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遵义报业集团退休人员。已出版散文诗集、诗集、散文集、散文诗歌合集共七本,至今笔耕不止。

作者 WWL

黔ICP备2024026900号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440号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2024 驰骋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85077405 | 邮箱:1583068703@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新都会四期20栋2层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