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护健康———“外省姑娘”孙立新扎根衡阳县溪江乡卫生院扎记

孙立新,女,主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来到衡阳县溪江乡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作为一名偏远山区的基层医生,她一直以乐观的心态扎根基层,不忘医者初心、恪守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基层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把青春“献”在偏远乡村

2018年,孙立新面对大城市三甲医院抛出的“橄榄枝”,她却在地图上圈定了距家乡1400公里的竹林小镇——衡阳市衡阳县溪江乡。“那里缺中医科医生,更需要我。”父母含泪送她搭上南下的火车,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整整七年。有人劝她“趁年轻往高处走”,她却说:“全乡 3.9万名乡亲需要我,这就是我的‘高处’。”七年来,她先后拒绝3次调动机会,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大山深处。

把技术“练”成神医妙手

孙立新一直坚持工作学习两不误,在工作的同时先后顺利通过了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主治医师职称考试、县名老中医传承考试,拜名老中医为师,学习中医经典,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通过不断学习,自身临床经验在不断的增多,临床应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石笋村村民范某长期关节疼痛、肿胀,无法正常生活劳动,近几年四处求医均无功而返,经过病友介绍找到孙立新后,说了一句让她一辈子难忘的话,医生这次如果还不能解决,我就再不去看医生了!孙医生接诊后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又结合患者既往的辅助检查结果,拿起患者病历和片子等仔细查阅,在确诊患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孙医生为范某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药治疗方案。经过3个月的中医治疗,范某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逐渐减轻,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和劳动。

把脚步“印”在乡村羊道

溪江乡17个村(社区)、312个村民组,散落在九峰山旮旯里。孙立新的手机总是24 小时开机, 7年时间,她走遍溪江乡每个村组,除了日常出诊看病,她还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入户随访、整理村民健康档案、开设“健康讲堂”……,随访路上,孙立新的药箱总是装得满满当当。遇到村民,她会主动询问近况;看到玩耍的孩子,不忘叮嘱饮食卫生。村民们见到她,总会热情地招呼进屋歇脚。这份水乳交融的亲情,是岁月沉淀下的深厚情谊。孙立新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愿意守在这里,努力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

七年来,她累计出诊 1300余次,行程2.3万公里,磨破 15 余双运动鞋,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山东闺女”。

把大爱“融”进群众心窝

作为一个山东外地人,孙立新来卫生院工作遇到最大难题就是语言沟通不便,刚来只能对患者说普通话,很多老年人听不太懂,虽然她有满腔热情,却又无法施展,在患者眼神里,充满了排斥和质疑。面对这一困境,孙立新努力放慢语速和病患沟通,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直到病人能听懂。为了更好与患者交流,她又开始学习衡阳方言,勇敢的跨越了语言沟通障碍。听独居老人絮叨家常,帮行动不便者取药送药,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手之劳,却让乡亲们倍感安心,“找孙医生看病,心里不慌”。村民住院无人陪护,她会走进病房,拉家常驱散孤独。“孙医生治的是病,暖的是心!”——这来自乡亲们心底的评价。

七年的执着和坚守,孙立新像一颗玉石镶嵌在九峰山间,把光和热献给山区乡亲们。(衡阳县卫健局 胡小敏)

作者 ZPJ

黔ICP备2024026900号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440号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2024 驰骋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85077405 | 邮箱:1583068703@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新都会四期20栋2层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