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衡阳市蒸湘区大模型技术融合创新课件制作大赛现场,黑板会“说话”,数学公式“活”了。参赛的青年教师廖敏君轻点屏幕,圆形瞬间被分割成200份细密扇形,随着学生拖动滑块,图形流畅重组为长方形。

蒸湘区教师借助大模型技术制作课件

“数学公式推导不再是‘纸上谈兵’,孩子们能在‘化圆为方’的动态过程中,体验极限思维。”她向评委展示GeoGebra制作的课件时说道。

本次比赛由蒸湘区教育局主办、第二实验小学承办,决赛分为课件制作和现场教学两个部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心理健康等7个学科,参加决赛的54名教师通过‌AI课件制作和无生教学‌双环节竞技,充分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

蒸湘区大模型技术融合创新课件制作大赛现场,教师现场教学演示

课堂上,教师们以AI为笔,挥洒数字创意,为课堂增添了更多趣味性和互动性。利用GeoGebra、NB实验等工具,实现数学公式推导可视化。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和名人对话,构建‌沉浸式课堂。豆包语音合成实时生成配音,引导学生朗诵和探究。在模拟教学环境中,教师预设的练习环节启动后,通过虚拟交互界面,学生终端的响应数据流实时投射至屏幕上,跳动的答题进度条已替教师“巡视”全场,自动分析学生互动数据,优化教学设计。

据悉,赛事成果直接对接区域智慧教育建设,获奖课件将上传至“蒸湘云课堂”,供全区师生共享。近三年,蒸湘区投入2450万元建成7所国家级人工智能试点校,全区30所公办中小学实现交互式多媒体全覆盖。

蒸湘区在全省数字教育培训分享建设经验

“‘动态课件’不是炫技,而是为破解抽象知识转化难题。”蒸湘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单位,今年3月,蒸湘区在全省数字教育培训中已分享过建设经验,未来将持续深化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巩固拓展试点成果,形成一批切实可行的校本实践路径。(龙慧 罗祖瑶)

作者 ZPJ

黔ICP备2024026900号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440号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2024 驰骋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85077405 | 邮箱:1583068703@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新都会四期20栋2层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