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仁怀市人民检察院)

  以案说法

本期关键词

故意伤害

今年3月,经仁怀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仁怀市人民法院依法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管某有期徒刑十个月。

基本案情 

被告人管某与被害人宋某某同在仁怀市某足疗店内上班。2024年10月9日,管某、宋某某在足疗店内因喝酒发生口角纠纷并相互打了一巴掌。被在场同事劝开后,宋某某到了另一房间。被告人管某发现自己脸上有皮外伤,便从厕所里拿了一个眉笔刀片找到宋某某,用眉笔刀片将宋某某左脸部划伤。宋某某与管某发生抓扯,之后被同事分开,宋某某报警。经仁怀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宋某某左面部缝合创口(7.7cm)评定为轻伤一级。2024年11月,管某赔偿被害人宋某某并取得其谅解。检察官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检察官提醒 

关键词一:和解≠无罪

本案中二人虽达成和解,但刑事犯罪本质上是对国家法治秩序的破坏。通过赔偿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可以从宽处理,但不意味着伤害行为的合法化。

关键词二:法律成本

首先,被告人管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付出了一定期限的自由代价。其次,犯罪记录可能影响职务晋升、行业准入,甚至可能丢掉工作,影响子女政审。最后,被告人除赔偿对方损失外,请律师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律师费用。

关键词三:情绪管理

据心理学家分析,从争吵到动手,矛盾激化升级的平均时间是6分钟。这6分钟正是情绪管理的黄金窗口期。建议职场人掌握三步冷静法:先深呼吸10秒钟,再离开现场,最后寻求第三方调解。

俗话说:打赢坐牢、打输住院。亲友、同事、邻里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相互包容礼让,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减少各种纠纷,避免刑事犯罪的有效途径。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应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平和方式进行沟通解决,或寻求法律武器依法维权,莫因一时冲动,付诸暴力,害人害己,铸成大错。

作者 WWL

黔ICP备2024026900号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440号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2024 驰骋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85077405 | 邮箱:1583068703@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新都会四期20栋2层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