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

本网讯 :(作者:史宝麒)遵义市收藏家协会第15届“踏春说邮-家国情怀”会员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研访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探索土家族生活习俗、探索学习比云南石林早2000年的奥陶纪喀斯特石林活动于2025年4月18日-22在湖北宜昌和恩施举行。

20余名会员及部分家属参观了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大坝。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是我国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历经百年设想、半世纪论争、反复论证,它的决策凝结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无数心血——毛泽东同志描绘三峡工程蓝图,邓小平同志拍板修建三峡工程,江泽民同志把三峡工程的梦想变为现实,中华民族的三峡梦终于得以实现。 继而,全体会员又参观了三峡工程博物馆。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造型为大江截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截流四面三角体。三峡工程博物馆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专题博物馆,被中宣部命名为“三峡工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核心场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评定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水电科普教育基地”。三峡工程博物馆由三峡馆、工程馆和水电馆三个基本陈列馆组成。三峡馆以时间为轴,展示三峡工程百年圆梦历程和巨大综合效益。工程馆以专业为轴,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发展等维度解析三峡工程。水电馆主要展示我国水电发展历程和水电科技。期间通过管理人员、随团服务人员和实地参观就三峡工程的人文影响、能源节约、自然灾害减少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学习,随后,全体成员驱车前往湖北恩施继续探索学习。

参观恩施地心谷、梭布垭石林和恩施女儿城等;就恩施喀斯特奥陶地貌与贵州喀斯特地貌进行了对比考察学习。特别是恩施梭布垭石林,被誉为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其形态宛如一只硕大的葫芦,形成于4.6亿年奥陶纪时期海底,海底面貌清晰,形似远古迷宫,具有更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在女儿城,了解了土家人生活习俗、接人待物的独特生活习惯,全体会员亲历了土家人摔碗酒的豪放,目睹了土家人生活歌舞的写真。收获良多,

恩施·梭布垭石林考察活动学习期间,协会特制作纪念封一枚,发给参加活动会员,定格学习瞬间,彰显收藏文化真谛。

作者 WWL

黔ICP备2024026900号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440号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2024 驰骋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85077405 | 邮箱:1583068703@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新都会四期20栋2层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