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衡阳市蒸湘区蒸湘街道阳辉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南湖红船》的合奏声缓缓地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传来。住在附近的十几位爱好音乐的老年人又自发组织来这练习了。乐队中既有二胡、琵琶、阮等弹拨乐器,也有鼓、碰铃等打击乐,老人们彼此协调、相互配合,声音和谐流畅。
“我们经常约着来这练习演奏,这里很安静,环境好。”
“大家都是住在附近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又都爱好音乐,喜欢聚在这里玩呢!”在悠扬的乐声中,老人们喜笑颜开……

蒸湘区蒸湘街道阳辉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在练习乐曲。
阳辉桥社区是蒸湘区一个老旧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30%,养老服务需求迫切。今年年初,该社区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休闲娱乐室、理疗康复室、志愿者服务站等功能室,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文体娱乐、信息咨询、心理慰藉等各项暖心服务。
关爱就像一粒种子,一旦有了雨露、阳光,发了芽,它便能成为心灵的绿荫。如今,阳辉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吸引了各校大学生志愿者定期来社区为老人提供专业理疗服务,老百姓大药房医务人员一周一义诊,还有理发师每月来为老人义务理发。凡人善举,点滴服务汇成幸福,在社区落地生根。
“全托的专业养老机构价格较高,普通家政服务又欠缺医疗照护与情感陪伴,关键是许多老人对居住多年的家和社区有很深的感情,不愿轻易离开。他们期盼的,是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方便又周到的养老服务。”在阳辉桥社区工作了8年的社区党总支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十四五”时期,我国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发展迈出新步伐,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是老年人的普遍愿望,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蒸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蒸湘区持续将养老服务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内容,累计争取省市各项资金达400余万元,通过“政府购买+运营补贴”方式,引入汉瑞、悦享、颐兴等专业养老机构,承建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不断丰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供给。
“我们社区老年人比较多,还有部分是独居老人,解决一日三餐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阳辉桥社区党总支负责人说,2023年,该社区建立起了“长者食堂”。起初由于缺乏经验,经营不善,险些停业,幸亏有社区热心群众的支持和帮助,食堂得以存活下来。
老年人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也需要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正是“银龄”和社区“双向奔赴”,绘就了蒸湘区社区治理和谐新图景。
万丽君和张瓜秀两位耄耋老人,已在阳辉桥社区居住了二十多年了。每天她们都要来服务中心转转,有时还自告奋勇给社区工作人员搭把手、帮帮忙。儿女们想接她们去外地长住,她们却不乐意,说住不惯。
“我们俩是看着我们社区食堂成长起来的。自从开业以来,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吃饭。社区的人很关心我们。如果哪天没有来,他们还要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心里很温暖很感动!”她们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截至目前,蒸湘区已在蒸湘街道、呆鹰岭镇等地建立了8个“长者食堂”和助餐点,有效缓解了当地老人用餐难的问题。如今,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不仅能满足老人食堂就餐需求,而且对于辖区内高龄、失能、独居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提供送餐服务。
“我喜欢吃这里的胡萝卜炒肉、番茄炒蛋、土豆烧排骨,还有海带汤……”88岁的余治淑是红湘街道学院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常客”。
余治淑的女儿李晓英说,自己年纪也大了,平时还要照看孙子,老人的一日三餐是他们家以往最头疼的问题。2024年11月,红湘街道学院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解决了一家人的烦心事。该中心以建设“机构-社区-居家”三合一服务功能体系为核心,聚焦“长者食堂”建设,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含活力老人、高龄、空巢、非自理、特困、低保、残疾对象等)提供全面养老服务。“我一大早就把我妈送过来了。白天都待在这里,饭菜味道好,日常料理也有人管,还有很多熟悉的老人。我们既放心,也省心!”李晓英笑着说。

红湘街道学院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在做操健身。
临近中午,学院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提醒老人们午餐时间到了。文娱室里的老人们慢慢放下手中文娱设备,正在听的广播老人关闭了收音机,健身的老人们也停下了脚步。工作人员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并挨个为每位老人盛好饭菜。
“请问这里吃饭是怎么收费的?”“如果不方便过来的话,可以送餐吗?”这时,一位老人独自找到这里,仔细询问起关于就餐的问题。
老人名叫曹跃华,今年68岁,由于自己和老伴儿年纪也大了,岳父母更是80多岁了,身体都不太好,也吃不惯外卖,需要有人做饭。孩子们工作又比较忙,平日里无暇顾及。这一趟是特意为自己的岳父母来问的。
“我是听朋友介绍的,说这个养老服务中心做得还不错,所以就来看看。”曹跃华说,岳父母不想住在养老院,还是想跟儿女们住在一起,希望能找一家能提供三餐和定期上门服务的机构。
食堂整洁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让他看在眼里。曹跃华特意让工作人员也给自己上了一份饭菜。食堂的饭菜偏软烂清淡,正适合老年人的饮食需求。他边吃边感慨:“我自己也是个老人了,也许过几年生活上也会需要有人照顾了。希望我们的养老服务越来越贴近老百姓实际需求,越来越有温度,越做越好!”
养老服务攸关百姓切身福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基因,照见了“民生为大”的不懈追求。“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征程将启。蒸湘区将对标对表国家和省市标准,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增进群众福祉的标杆工程,努力把养老服务工作做到老年人心坎上。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绽放光热。(龚燕)